跳到主要內容

登山車-卓蘭-巨人之手

2019/12/24 週二請假安排4+2到卓蘭騎車,這次前往的是小有名氣的巨人之手,其實是個荒廢的廢墟,但因為隱密反而成為許多人嚮往的秘境吧~

行程如下:


卓蘭台3線-縣道140 卓蘭大峽谷-白布帆國小-白布帆峽谷-白布帆大橋-竹林-蟾蜍石-達觀部落-桃山部落-桃山巷-雪山坑產業道路-跟著森杉走右邊叉路-巨人之手-回程可看看[雪山坑咖啡露營區-樸雅園咖啡-士林攔砂壩-原路折返

這趟騎登山車,速度慢很多,但也相對舒適,出動了很久沒服勤的單眼相機,這是登山車的好處,載卡多~XD

8:30 卓蘭出發-距離0KM 海拔約310M (Bryton 碼表誤差很大),由台3線左轉140線道,這條路位於苗栗最南端又稱為[苗栗南橫],沿著大安溪一路向東前進,河的對岸就是台中
8:42 大安溪峽谷入口,即使是非假日還是陸續有些攤位進駐,回程經過時詢問一下攤販大哥裡面情形,他說因為河道侵蝕加上封鎖線現在已經看不到險峻的溪床峽谷了,所以後來就沒有進入
9:20 白布帆大橋-距離10.8KM 海拔約476M,過橋就是台中市範圍了,140 線道沿途很多果園種植葡萄與楊桃,回程找一家買點葡萄促進一下經濟繁榮,這季節剛好楊桃成熟期一路上處處楊桃香,聞的我都好想吃哦~
10:18 桃山巷叉路口-距離19.4KM 海拔約587M,右轉進入雪山坑產業道路,路況完好,但都是水泥路,震動頗大
10:46 產業道路盡頭-距離22.9KM 海拔約750M,後面的路況算是林道非常差,一段段時而碎石,時而有點水泥路,公路車的話勉強可以半騎半牽,到巨人之手約2KM,頂多牽1/3幾百公尺吧
11:08 林道最高點-距離24.6KM 海拔約897M,前面碎石路騎登山車也蠻辛苦的,部分比較陡的路車頭會翹,後輪還會因碎石滾動而打滑,不好控制阿,看來登山車Off Road 技巧也是需要訓練的阿~
11:11 巨人之手-距離25KM 海拔約874M,過最高點叉路取右下滑一段路就會看到景點,看來有人稍微整理過,今天看到兩台普通重機,還有三台汽車都是直接開進來
11:33 啟程離開
12:10 士林水壩-距離31.7KM 海拔約603M
13:30 回到卓蘭-累積里程53.1KM,總爬升734M










冬天到了開始河道清淤,一路上繁忙的卡車走在溪底便道載運一車車砂石





左邊山壁就是馬拉邦山-大保克山(馬克縱走)




下次來騎雪見

回望火焰山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換了貴貴的公路車座墊 SQLab 612 Active

換了貴貴的公路車座墊 SQLab 612 Active 只後悔太晚換了

公路車大盤異音-原來是大盤螺絲鬆了 (順便升級陶瓷BB)

因為上坡踩踏有異音於是前往維修順便升級陶瓷BB 品牌是CROOER BB8624 要價2200元

MAXXIS RE-FUSE 公路胎 & 高壓襯帶偏移破胎

最近連騎幾趟長途旅程都碰到輪胎故障的問題,同事又在約騎台3線3天,又讓我思索如何改善,更換無內胎系統是不錯的選擇,但補胎液需要定時補充且容易髒,暫時不考慮,於是忍痛把比賽用胎Kenda k1092 更換為厚一些的旅行胎Maxxis Re-fuse,這樣觀察看看能否改善破胎率。 最近破胎紀錄: 單車-環小台灣  外胎+克破刺穿 20180228 中央山脈大縱騎 (50978 北進武嶺+新中橫)  高壓襯帶偏移 2019/5/5 單車-烏來福山部落  高壓襯帶偏移 另外最近爬文也看到700*23C vs 700*25C 的比較,許多數據都顯示25C 竟然比23C 要省力,真是顛覆傳統輪胎越細越省力的觀念阿,所以這次就試試25C 的規格吧。 紀錄使用里程 : MAXXIS RE-FUSE 700X25C , 使用時間 2018/5/4~2020/1/23 安裝於後胎使用里程3900KM,除了高壓襯帶偏移破胎外, 只有最後一次是外胎被扎破然後又看到外胎有點龜裂因而更換  Maxxis RE-FUSE 700*25C 要價550元,其實價位跟K1092 590 元相去不遠